孟庆祥:华为战略思考

haixia
haixia 这家伙很懒,还没有设置简介

1 人点赞了该文章 · 3013 浏览

转自人人 华为战略思考(一) 通常情况下,一个公司是不需要所谓的战略的,按着既定方针和模式平稳经营即可。只有下列几种情况,战略就是十分关键的: 第一, 行业在发生较大变化时,这是公司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。 第二, 公司进军新的领土时,必须考虑战略选择和方向。 现在,这两种情况都出现了,今天收到一篇无线观察报告说3G规模投入期已过,五大电信设备商遭遇寒冬。这种情况我在早前的一篇博客中已经写了,只是我讲的并不是3G的规模建设的问题,我认为五大电信设备商遭遇的寒冬不仅限于移动设备,而是全线设备建设都将处于萎缩状态。 设备行业前景展望 我认为,电信设备供应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行业,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它提供的是一种全球同步部署的工业品。 我们以钢铁行业和建设道路这两个行业类比一下,大家就清楚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了。钢铁行业和道路建设也是经久耐用的产品,它不像消费品因为消费者的喜好就会将产品虽是丢弃和更新。这样的行业一旦第一波饱和之时,整个市场就会剧烈下降。1973年是一个分水岭,这一年,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,钢铁消耗也达到顶峰,此后就开始迅速下降了。 我费了很大的劲,搞定了下面的一个表格,大家一看就明白了: 部分工业化国家人均粗钢消费峰值(公斤) 国 家 消费峰值 03年人均消费量 美 国 711(1973年) 349 日 本 802(1973年) 603 韩 国 985(2003年) 985 德 国 660(1970年) 454 法 国 485(1973年) 280 英 国 473(1964年) 238 但是,世界的钢铁工业并未衰退,主要原因很简单,发达国家饱和了,中国有开始工业化了,全球形成这样一种轮动方式,所以世界产业也跟随这种趋势转移。 道路建设也是同样的,前两年,德国把全套挖地道的技术都卖给了中国,为什么?因为它把该挖的地道都挖玩了,该修的路都修好了,中国正好需要挖很多很多地道。 电信设备与钢铁和公路建设的不同之处是:它没有轮动,非洲的埃塞尔比亚和米国也差不了几年,它没有不同地区的波峰和波谷,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。 这么简单的规律和事实明摆着,但我从未看到过有人有类似的论述,到底是我井底之蛙、童叟之间还是世人都是瞎子,我真搞不明白。世界那么多聪明绝顶的人物都没有发现的规律,难道一个2B青年能发现?我也怀疑。 不管你们信不信,反正我是有点相信这个规律是电信设备工业行业的大规律,它绝对不是一个扯淡的细枝末节。 我在微观上看过多年世界基站建设的统计数字。我发现,基站建设遵从的基本规律有两条:第一,全球各种制式的基站基本上1000用户一个,2G、3G、CDMA、W等统统服从于这个大的统计规律。第二,每年基站的建设,一半用于替换原有的基站,另一半用于新增用户。下面的推论自然是,当全球不再有新增用户之时会怎么样?设备需求量会下降到顶峰之时的一半!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,犹如钢铁行业一样。 有人可能怀疑这个粗糙的结论,你们会说电信设备有技术更新,有带宽需求暴涨等重要因素。但是,我的统计结论之所以简单粗暴,就是因为我描述的基本是一个客观事实。我认为设备技术更新,带宽需求增加等积极因素会被摩尔定律抵消掉。这就像手机和计算机一样,每一代配置都在提高,总体价格则在缓慢下降。电信设备和手机、计算机等都是同样的技术,遵从差不多的性能——价格规律是很正常的。 假如这个规律正确,那么未来五年,整个电信设备市场的容量下降到现在的50~60%很正常。这个行业的建设速度如此之快,比部署汽车、开山修路快太多,行业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饱和,这是对行业未来前景的一个基本判断。 电信设备公司死于战略 2000年时,全球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有朗讯、北电、摩托、爱立信、西门子、阿尔卡特、诺基亚、富士通、NEC等,华为和中兴市场份额不大,归入Others之类。 几年的竞争下来,关停并转九家剩三家,加上华为中兴,就是九变五,市场空间也缩小到那时的一半多。 这些公司都是怎么死的?用一句话说,都死于战略。 朗讯和北电在网络泡沫时期,大肆收购,大量给打白条的公司提供设备,泡沫破灭,一下子就完蛋了。 摩托罗拉在选择数字移动制式和对市场节奏预估出现了重大失误,过度自信,让他们忽略了明显的市场信号,直到万劫不复。 日本公司则整体错过了ICT行业的崛起,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没有把握住战略机遇,在企业的微观层面,他们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制度压制了创新。 由此看来,说上一轮洗牌,死活就是一个战略并不是空话、废话。 如果我前面的假设是正确的,未来设备供应行业市场还会萎缩一半,那么还会死掉两家,剩下三家,这么多的草场只能养活这么多的动物,无他。 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选择 食物太少,大家就会选择不同的方向突围,用生物学的术语就是要选择不同的生态龛位,以降低竞争强度,找到新的食物。Niche这个词在生物学里面就是龛位,后来到经济中变成了细分市场,实际上一码事。 爱立信几年前就拓展服务业务(最近也开始想成为移动设备的蛇毒解决方案供应商,卖掉了索爱更加聚焦),西门子也跟随爱立信拓展服务业务,因为他们的设备集中在移动网络上,这种设备有新牌照运营商,对第三方的服务有一定需求。 华为开始向周边市场扩展,进入了手机和企业网领域。 中兴还是坚持低生态位的活法,以苟全性命于乱世的猥琐活法一直坚持。 阿尔卡特偶尔搞点新东西,如前些年的DSL和业务路由器等。 实际上,现在的五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已经发生了分化,多年以后,到底鹿死谁手,谁死谁活,你会发现与今天的战略选择有极大的关系。因为我也不想写太长,故不一一详细分析。 下面,我重点理解一下华为的战略 关于电信设备供应市场未来的前景,基本上没有多少人是乐观的,当然像我这样悲观的人也是非常少的,不管怎么说,这个问题能达成基本的共识,只是在量的判断上有不小的区别。当然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判断,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型、突围的问题,因为,我们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,所以,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。 转型是一个世界难题 有人说,华为公司稀里糊涂的就成功了,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成功的。实际上,这个说法也同样适用于世界上其它公司。大家对华为公司的说法,绝大多数将主语换成其它公司也是成立的,这就是普遍规律。 1980年代,是管理思想勃发的年代,麦肯锡公司的那位有激情的咨询师汤姆·彼得斯和罗伯特·沃特曼研究了诸多牛逼公司,试图寻找成功的原因,写了一本风靡世界的书叫做《追求卓越》,仅在美国就销售了600万册,这本书开创了公司“追求卓越”的时代,十年之后,十年之后,彼得斯他们列为榜样的公司要么沦为二流公司,要么销声匿迹。又有人写了一本更不靠谱的书,吉姆·科林斯的《基业长期》,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了这个书想探讨的问题,他总结了一些新的规律。这本被众多牛逼人,企业领袖推崇的书,我一直看不上,我觉得这本又一次风靡世界,并影响了企业的书就是太虚无,幼稚、可笑、荒谬。但不能否认的是,它确实流行,它的主张也被全球所有的大公司虚装声势的采纳。当你打开一个公司的网页,他们都会写上本公司的使命、愿景、战略之类的。BT公司当年考察我们也总是问我们这些问题,你的使命是什么?你的愿景是什么?等等。这种做派皆因科林斯所赐。在《基业长期》这本书中,科林斯认为公司要想取得成功,就不能仅仅以挣钱为目的,要有更崇高的目的,这就好比说人成功要有理想是差不多的。我认为这是非常荒谬的成功学,就像这本书之后的十年彼得斯出了一本《重新想象》中说的一样——科林斯越多,世界越乱。 言归正传,华为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成功的是非常正常的。微软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成功的,不然你怎么解释他在Windows和Office以外的市场中屡战屡败?Google也不太清楚自己是怎么成功的,不然你怎么解释在牛逼的前几年,还曾经想以很低的价格卖给雅虎?Intel就更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力到底源于何处?不然为何在PC芯片之外的市场一败涂地? 很多情况下,越简单的问题越不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,就像产品一样,越是简单越难做。苹果手机只有一款却夺走了70%的利润,气死我们了!当然,我认为苹果过不了多久就会失败,这是题外话。 公司为什么成功?这并非仅仅是传记作家感兴趣的问题,在现实层面,它涉及到公司能否成功扩张,即你能否将成功要素在新的领域复制。 但有一个问题是非常实在的——任何一个公司转型或者向相关领域扩张都是非常困难的,这是世界难题。 微软占据了PC桌面,它的产品、行业距离互联网服务都很近。但是,它现在连浏览器的市场都保不住了,它的MSN几乎了垃圾产品,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,它起步非常早,也足够重视,现在追求一点点市场占有率都非常困难。英特尔为了扩张,用了很多招,投资、收购、自研并举,在PC机之外的芯片市场左冲右突,几乎一无所获。Feature Phone的霸主Nokia本来也是智能机的霸主,建立了操作系统到硬件的综合竞争力,结果,智能机时代真的到来之时,它却成为弃儿。索尼公司本来占得了数码相机的先机,几年后又被专业相机公司佳能和尼康拉下马。 上述案例全部都是业界巨牛的翘楚公司,同时他们的扩张跨度都不大,都是距离很近的相关领域扩张,为什么都失败?潜台词是华为没有上述公司牛,同时扩展的跨度比他们更大,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成功?这便是我要自不量力思考的核心问题。 他们为什么扩张失败? 很多人也注意到了我上面提出的问题。答案则是大而化之的“基因假说”,意思是你的公司不具备干这件事的基因。 我从来都避免谈基因假说,尽管我比绝大多数人更了解生物意义上的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。因为这个解释太大而化之,说不清楚。 我认为跨界或者转型失败有这样一些具体原因: 1) 高、低毛利产品的兼容问题。思科前几年试图向消费电子领域扩张,现在这些业务都砍掉了。因为这些产业与思科原来的高毛利产品没法比,一个Wifi AP一百多人民币,思科怎么做?即没有办法作出差异化卖高价钱,也没有办法顺从市场价格。高富帅做不了屌丝做的生意。反之,屌丝想进入高富帅领域也很困难,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,也投入不起,例如,联想一直尝试做各种高毛利产品,但是研发投入太大,没有办法长期大规模投入。我写文章经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IBM为何将PC机卖给联想,因为这个东西在IBM体系中毛利太低,无法养活IBM这些大爷,富人做不了穷人的生意,穷人做富人的生意也不容易,否则这个世界变幻比现在快许多。 2) 工业品和消费品兼容的问题。2004年,IBM卖掉PC之后成为一家纯粹的B to B型公司,他们不再做面向个人的消费品。GE经历了这些年的整合,也基本上退出了消费者领域。西门子现在也聚焦在工业品领域,在消费电子领域淡出了。电信行业有爱立信、阿尔卡特等都退出了手机行当。这两个领域确实不容易兼容,除非像微软和英特尔,他们在这两个领域卖同样的产品。联想的PC也跨两个领域,这是PC机销售的一个传统延续,同时,真正使联想跃上一个台阶的就是他在销售上发明了“双模式”,即将小型的用户分销和大型用户直销分开管理。三星公司虽然凶猛无比,但他也主要在消费电子领域折腾,在B to B型商务中几乎毫无建树。 3) 效率的兼容性问题。在我前面一片博客中“微软为什么干不过Google”中讲微软和Google的最大不同在于效率低下。我再讲一个英特尔,他做芯片怎么也走不出PC机的CPU,通信芯片因为市场空间相对小,干不过博通和Marvell。手机芯片市场虽然够大,但是单颗芯片价格过低,Intel仍然无法染指。去年Intel和Qualcomm出货量基本相等,Intel卖了500多亿美元Qualcomm只卖了100亿美元。让Intel将现有的产品降价到20%可能吗?不可能,一定会死。柯达是最早看到数码时代来临的公司,也最早做出了数码相机,最后还是死于数码相机,因为这个和原来的胶卷相比不赚钱。 4) 组织兼容性问题。不同的业务类型需要不同的组织模式,可转型和扩张的公司总是用原来的组织方式管理新业务,这样组织成为公司扩张的障碍。我们这种类型的产品公司目标非常明确,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比较容易明确的规划,同时,我们又是一个模仿型的公司,这样的公司很适合金字塔组织,就像军队一样,重点是执行,不需要很多脑袋创新,需要就是各司其职的执行。如果你比较下微信和路由器的开发就明白它必须是不同的组织原则,前者没有确定目标,每个人都可以有发明创造和想法,这是发现和创新的源泉,后者则需要军队一样的执行体系。所以你会看到在互联网公司乱哄哄的,大家类似于平等,没大没小的。在华为公司是汇报体系,像我这样的博客写上一万篇也只是屌丝们看的,大佬根本不可能看上一眼。这并非好坏的问题,而是一个自然选择的问题,什么样的组织适应干什么样的事,反过来干什么样的事也在塑造组织风格和人民的思维习惯。在金字塔组织久了很容易塑造统御——服从心理,心理学已经证实这是一个事实。领导自觉不自觉的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筹。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难突破的规律性问题,心理学的统计也已经类似于科学一样严密,它如果形成一个统计规律,作为一个大型组织服从概率分布,难有例外。 可能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原因,尤其涉及到每个具体的行业,每个具体的企业都各有很具体的原因。我认为上述四条原因是很普遍的规律。 从道理上说,跨界是很难是正常的。你能干B to B,也擅长B to C,高富帅的生意你会做,屌丝的营生你也无敌,世界不都成了你的了。而事实上,公司是分散的,各个行当都由不同的公司把持。 华为的三块业务几乎涉及到了上述所有问题,跨越高毛利、低毛利、B to B、B to C、直销、分销等多种业务形式,这是非常困难的。必须跨过所有的障碍方可成功。

发布于 2014-04-06 16:15

免责声明:

本文由 haixia 原创发布于 WeCenter 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

登录一下,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,贡献精彩回答,参与评论互动

登录! 还没有账号?去注册

暂无评论